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李源潮“人才第一资源论”用心良苦

添加时间:2010/11/25 21:36:40    点击数:2085    作者: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19日在中央党校作人才发展报告。他领导干部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开发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如何开发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李部长给出了三条途径,一要重视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发展规划,在人才投入上舍得花钱,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人才工作;二要重视人才政策,不断制定和完善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为各类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干创造良好环境;三要重视人才影响,发挥人才在创造科技生产力、提升文化创造力、增强政治引导力等方面的重大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如何解读三条途径,笔者看来李部长有如下三点良苦用心:

  人才规划实质是解决“源头活水”问题。“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0年6月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了全面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又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人才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人才“源头活水”的总纲领。如何将规划从纸上落实到实践中去,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做好规划,使规划不成为“空中楼阁”,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正处在“十二五”的起步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制定规划就要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有的放矢”,规划的目标和对策措施就要重点突出,具体、切实可行。要能从众多人才发展的目标和对策建议中选出最为要害的那部分写入规划中。同时紧紧抓住本地区人才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制定规划的目标和对策,真正做到有步骤、有抓手、有操作性,为人才辈出提供保障。

  人才政策是解决“何枝可依”的问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让乌鹊找到“可依之梧桐”,关键在于为各类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干创造良好环境。所以人才政策的制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靠什么吸引人才?二是靠什么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创造公平、宽松的环境,建立人才激励、合作竞争的有效机制。简单说就是要为人才的进入搭好平台,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解决冲锋陷阵的后顾之忧,树立“有为即有位”的用人机制,激发出人才干事的热情。靠什么留住人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是必备条件,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事业留人,因为用事业留人是根本、是核心,是留人的关键所在。用事业留人,要求留人者是干事业的人,并善识干事业之人,善用干事业之人。

  人才影响要解决“叶公好龙”问题。人才工作中“叶公好龙”现象指的是,口里说“人才重要”,表现得“求贤若渴”,但一旦人才来了,又把人才束之高阁,留而不用;还有的怀有武大郎开店的心理,容不得比自己高的、强的人,硬是把招来的人才捂在自己的手掌中,甚至出现“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潜规则。这与“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的目标背道而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新时代不再依靠某个人成为伯乐,“考场赛马”已经让能者脱颖而出。我们希望脱颖而出后,能者依然有脱颖而出的舞台。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能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有宽宏大量的胸怀,有仁厚待人的风貌,有天下为公、为民服务的尊崇,要善用人,用人所长,用人所专,用人所学,把人才用到最需要、最合适的位置上,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在“十二五”建设的主战场上一展风采,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