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福鼎的3784名莘莘学子们正以各自的最佳状态迎接着6月7日和8日的到来,十年的寒窗苦读将在那时尽情地挥洒着汗水。
参加高考是人生一个重要环节。考生们渴望在高考中能够正常发挥水平,考出好成绩。备战不光是学生们的事,站在他们身后的家长,无疑也是这场高考的“幕后战士”。为了帮助孩子以最佳生理、心理状态应对高考,他们各出奇招,用心良苦。这当然可以理解,甚至让我们为“可怜天下父母心”而感动。然而如果家长为参加高考的子女增加的“关爱”在分量和质量都远远超出平时的“核定载重”,往往会适得其反,给子女平增了考试压力。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知识,在经历过无数次考试之后,应该具备了一定的考试应对能力。事实上,考生缺的不是家长的“厚爱”,也并不是家长突如其来的考试特别关照,而是如何确保把所学的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真正转为考试的强大动力。
应该看到,在考试过程中考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站在他们的角度,除了要全面梳理一下考试知识点,不断增强考试信心,还需要增强排除干扰能力,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站在家长的角度,要看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景,更要有科学应对高考的策略,不能随意给子女增加不必要的“特别关爱”,影响子女正常发挥,让“好意”演变成影响子女考试的干扰因素。
万事有度,愿我们的每一位家长不要因为你的“关照过度”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挥,学会站在考生角度和环境思考问题,从而保证所提供的帮助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