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福鼎新闻 > 正文

我市化油器产业提质增效

添加时间:2013/7/30 8:54:47    点击数:1483    作者:    来源:福鼎人才网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口红利”正在逐年缩减,向机械化和自动化要“技术红利”已成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7月24日,在市华益机车部件厂铜件车间,笔者看到只有一名工人在量孔加工专机前操作,他先把毛坯料铜棒放进去,轻轻按了几下按钮,不到2秒钟,一个完整量孔就成型了。
  “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简单,装配速度高,安装更精确。”华益公司高级工程师闻智利说,“一台量孔加工专机可完成10多台机床和10多个人的工作量,并将人均产量从每天200多个提升至5000多,效率提高了20多倍。”
  我市化油器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分解成众多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发展了与生产化油器配套的模具、压铸、铜件、冲件、塑料件、柱塞、针阀等各种配套件企业,形成了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和专业化分工合作网络。目前共有化油器及配件企业228家,化油器类型从摩托车化油器发展到通用机化油器、舷外机化油器,品种规格352个,产业工人2万多人。
  “机器换人”——如今被许多企业作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推进器,我市化油器企业则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五年来,全市近50家化油器及配件企业共引进和购置主要的机械加工设备1442台,动力头3220个,主要检测设备483台,累计投资逾6亿元。市化油器协会顾问廖新民说:“自动化设备的大量引进替代了员工近3000人,不仅缓解了用工压力,产值也翻番。2012年,化油器整机产量13600万台,配件14500万套,年产值75亿元。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统计,福鼎摩托车、通用机化油器产量分别占全国化油器总产量的40%和58%。”
  手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我市化油器“机器换人”的变革也带动了科技创新和竞争实力的快速提升。华益公司发明专利——自动风门的控制,吸引了世界著名品牌“科勒”公司前来合作,并签订了每年100万台的长期合作订单,开创了国内化油器向欧美发达国家技术输出的先例。佳磐公司在原生产舷外机化油器的基础上,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中小型JP系列舷外机项目”,改写了游艇舷外机依赖进口的历史。目前,我市拥有75项国家专利的自有知识产权,78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