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评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潜力仍存

添加时间:2012/8/4 16:14:37    点击数:1183    作者:    来源:福鼎人才网

       自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长繁荣周期背后的最大动力,来自于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也就是中国承接了全球制造业的转移,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这一波调整最先转移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带,随着地价、工资等诸多生产成本的高涨,制造业转移又开始从东向西逐步往中西部地区推进。这是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主题。近年来,随着诸多跨国企业不断转移制造业工厂到东南亚地区,同时中国劳动力新增供应逐步枯竭,人们普遍怀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即将结束。但目前中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事实显示,也许并非如此。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仍在。

       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经济数据之后,近日,各省也纷纷发布了经济“半年报”,截至7月22日,已有20个省市的“半年报”亮相,另有湖北公布了GDP增长11.5%的数据。在经济总量方面,广东继续领跑。在增速方面,贵州以14.5%的增速领跑,而北京则以7.2%的增速垫底。细心的媒体发现,GDP增长率10%几乎成为东西部的分野。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率普遍高于10%,而东部地区大部分在10%以下,只有天津(14.1%)和福建(11.4%)超过了此线。

       事实上,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高于东部地区,已经不是新鲜事。大致从2003年开始,这种现象,大致已经持续七八年了。中西部经济增长长期高于东部地区,并非简单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差异所致。东部地区基建完善程度,确实要要高于中西部,中西部地区有“补课”要求。但如此长时间内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如此之大,背后的涵义,是产业转移要比产业升级成本低得多。

       产业升级要求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市场开拓整合,当地服务业同时要分工细化出现大发展,为企业产业升级提供外在条件,否则企业就算有心提升效率,也会发现周围环境不匹配的窘境。但在中国目前情势下,知识产权得不到恰当保护,让企业家无心长期投入,山寨横行更使得企业对于研发投入没信心。与此同时,户籍制度在内的诸多限制城镇化深入的政策,导致东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始终难以健康发展,这又限制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业发展。这种情势下,指望当地企业自发升级换代,成本很高。因此最后出现“笼子”固然腾出来了,“老鸟”是飞到中西部去了,但“新鸟”却没来的尴尬局面。

       相对而言,产业转移就容易的多,只要工厂简单搬迁,地方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即可。由于不用舍去劳苦迁徙之苦,即使工资不涨,当地劳动力也会觉得实际收入倍增,这样东部地区产业搬迁到中西部的动力和热情仍在。这就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长期高于东部地区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只要观察到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要远快于东部地区,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仍在。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