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数据显示,福厦泉昨日空气质量均列全国前十
连日来,中国多数地区笼罩在雾霾天气中,13日京津冀等部分地区空气污染指数(API)甚至“爆表”,空气质量已达六级污染。但榕城天气晴好,清新的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凉风,一扫前段时间的阴沉,令人颇感意外。
榕空气污染指数排名倒数
恰逢周末,鼓山顶、西湖边、森林公园内,迎来不少出游的市民。水光潋滟晴方好,西湖是不错的去处。在福州西湖边散步的梁女士说:“看到新闻画面里其他地方空气灰蒙蒙的,让人感到很憋闷,今早起床发现天空湛蓝,云朵洁白,就想着出来散散心。”
13日福州的天气到底有多好?13日下午3时许,福州网友“Forever-Wait”上传了一张“中国149个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排行榜”截图,图片显示,福州的污染指数最低,仅为25,排名倒数第一,这意味着空气质量最好。排名第一的是石家庄,污染指数500。北京的污染指数是446,排名第五。外地网友“羡慕嫉妒并向往”,本土网友则称“风景这边独好”。“Forever-Wait”称,这是当天实时监控的数据,来自于iPhone手机一款专业软件的推送,“比较可信”。
连续12年污染指数小
13日下午5时许,环保部网站数据中心发布的“120个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前十名”显示,福州的空气质量排名第四,API为56,状况良;泉州排名第三,API为53;厦门排名第七,API为62。第一名是海南三亚,API为29。
福州环保局工作人员解释,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指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说明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除极少数对某种污染物特别敏感的人以外,对公众健康没有危害,大多数人可正常活动。之所以天气晴好,除了受气流移动、中低层气压切变影响外,也和福建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福州背山向海,有利于空气流通,不容易造成污染物聚集等因素有关。此外,福州污染企业多年前已陆续搬离主城区。
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福州自2000年开始进行空气监测以来,已连续12年名列全国十大空气污染指数最小城市。
福厦泉昨天空气质量优良,未受雾霾困扰
许多外地网友发微博艳羡 “快打包点空气快递给我们!”
13日,福州,久违的太阳露出笑脸。恰逢周末,不少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到公园绿地享受灿烂阳光和新鲜空气,并在微博上晒出蓝天白云的美照,惹得许多外地网友羡慕。网友@志阳表哥来福建后感慨“呼吸着全国最好的空气,感觉好奢侈”。还有网友风趣地说:“快打包点空气快递给我们!”
随着我国近日多地空气重度污染指数突破上限、北京等地的PM2.5指数濒临“爆表”,连日来,空气质量指数成为全国民众最关注的热词。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3日发布数据显示,福州空气质量指数(AQI)为56(良),在当天的全国省会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福州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13日23时,福州6个监测点中,五四北路污染指数46(优),杨桥西路污染指数31(优),紫阳污染指数37(优),师大污染指数39(优),鼓山污染指数24(优),快安污染指数53(良)。据预报,14日,福州空气质量为优。
目前,我省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13日当天,泉州污染指数为53(良);厦门污染指数为62(良)。
“我省空气质量好,首先是因为底子好。”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我省森林覆盖率连续35年居全国第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多年保持全优,最“绿”福建吸引了越来越多艳羡的目光,“生态福建”正成为展示给世界的最美名片。从水土流失治理到“四绿工程”,从层层签订节能减排责任书到在全国率先推行环保“一岗双责”……是生态立省的接力棒一任传一任,年年不放松,最终为群众换取了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环境空气质量是环保任务的重中之重,而机动车排放废气又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该负责人介绍,为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提高空气质量,我省近年来开始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淘汰黄标车等高排放老旧机动车,加快提升车用燃油品质。目前,9个设区市均已开展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工作,不贴环保黄绿标将不得上路。
专家表示,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因素是多元的,我省连日来空气质量保持优良,除了底子好,还与近期天气形势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有关,所以不能掉以轻心。“污染是自由流动的,谁都难独善其身。除了政府要重视节能减排,加大污染监管治理力度,市民也要身体力行,广泛参与到大气环境保护当中,比如多种树、多走路、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少开私家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大家一起努力,城市才能健康呼吸。”
你好,太阳!
这一周全省天气多以晴天为主
许久没晒的被子快拿出来晒啦
入冬以来,就鲜少看见福州的天气预报中出现“晴”这个字,而这一周“晴”字将与福州市民相随。由于雨水停歇,阳光乍现,福州气温也随之上升。许久没见过太阳的被子一定都已经潮潮的了,趁这个时候一定要好好晒晒。
14日到16日,福州最高气温都在18℃左右,由于受辐射低温的影响,低温依然在8℃上下徘徊。温差较大,虽然气温回升,但是市民们要注意早晚温差的变化,做好保暖防护工作。
从目前省气象台发布的信息上看,虽然这一周福州天气多以晴天、多云天为主,但是17日,也就是星期四开始至星期六,受新一轮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又或将出现大降温,最低气温或将降至5℃。
本周全省大部分地区多为晴天、多云天气。寿宁、柘荣、周宁等地区,最高气温虽进入两位数,有11℃左右,但是最低气温依然在1℃左右徘徊。新一股冷空气过程将出现在16日-17日,海拔高的山区最低气温又将降至-3℃左右。届时全省沿海将出现7~9级的东北大风。17日-18日西部、北部地区的部分将会受到霜或霜冻影响。
由于见晴,天空云层打开,地面热量散失,地面温度下降,再加上受前几天阴雨天气的影响,空气中湿度大,水汽遇冷凝结起来,使得我省南平、三明、宁德、龙岩四市的部分和其余各市的局部地区昨夜起至今晨有雾或轻雾。昨天下午,永安、清流、宁化、建瓯、顺昌等13个地区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部分乡镇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大雾。途经这些地区的人们要小心驾驶,进行户外活动要注意安全。
福建发布今年首个大雾黄色预警
13日夜到14日晨,南平、三明、宁德、龙岩四市的部分县市有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大雾;未来一周,全省天气较好。
相比北京等地,昨日的福建人显然幸福多了,迎来了新年以来天气最好的一天:气温回升,云开天朗。未来一周,我省天气较好,却也不是高枕无忧。13日,省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大雾黄色预警,南平、三明等四市的部分县市能见度小于500米,司机朋友应注意行车安全。不过,14日早晨过后,我省的大雾即会消散。
雾本身不污染
福建常有大雾困扰,特别是早晚。13日16时21分,省气象台发布了今年我省首个大雾黄色信号,预计昨夜到今晨,南平、三明、宁德、龙岩四市的部分县市有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大雾。南平、三明等市气象台,以及永安、宁化、将乐、顺昌、政和等县气象台,都纷纷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
市民也无须过度紧张,大雾对我们来说并不罕见,而且危害也比霾小得多。气象专家解释,雾本身不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空气质量也会下降。大雾来袭,我们也应减少户外活动,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肺疾病的人尽量不要外出。
当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雾也会逐渐转化成霾。目前,影响我省的主要是大雾,早晨过后,大雾就会消散,因而带给人的危害显然比霾小多了。
未来一周阳光灿烂
13日,福建迎来了新年以来天气最好的一天。在偏北气流控制下,湿度减少,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我省还将以这种晴好天气为主,降水偏少,阳光灿烂。但受17日的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在晴空辐射作用下,全省早晚气温较低,我省西部、北部地区的部分有霜或霜冻,局部有结冰。这股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大风预计将驱散盘踞在我国中东部多地的雾霾。
相关报道
全国多地雾霾或将再持续三天 33个城市空气严重污染
从11日开始,京津、河北、河南、江苏等地都笼罩在雾霾中,能见度低,污染程度高。中央气象台13日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上述地区还将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截至13日零时,记者统计发现,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不过这些地区的大雾天气是间歇性的。14日至15日,北方有一股冷空气活动,部分地区雾霾天气也会有所减弱。整个1月中旬,中东部的雾天相对多一点,其中高发地区是华北平原、黄淮地区和四川盆地。”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还可能持续到本月15日至16日。预计未来三天,由于不利的大气扩散条件,中东部地区部分城市的空气污染形势还将维持。到本月17日至18日,预计有新的强劲冷空气南下,上述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大范围雾霾天气引发交通临时管制、航班延误、病患增加等连锁反应。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江西等地多条高速公路都采取了临时交通管制,而医院的呼吸科和儿科病患也明显增多。据报道,近一周以来,北京儿童医院的日均门诊量都接近一万人次,其中三成是呼吸道疾病。
影响“拦停”北京至武汉动车
“车顶火光四射,浓烟四起”,11日晚,北京西至武汉站的动车D2031在信阳段发生故障,致使千余旅客滞留。之后,乘客全部转乘高铁于12日凌晨2时许回到武汉,比动车正常到站时间晚了3个多小时。12日,武汉铁路部门回应:动车D2031前晚确实发生故障,系因严重雾霾引发“雾闪”,导致动车断电。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文俊解释称,“雾闪”又称“污闪”,主要是由于绝缘子太脏而造成的故障。由于严重的雾霾天气,动车电瓷瓶上会积存污垢,而污垢会对电线表面形成腐蚀,加上浓雾中含有水分,附着在污垢上就形成了导电通道,导致电瓷瓶被击穿,进而造成线路中断。
另外,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了解到,截至13日8时,受大雾影响,河北、四川、湖南、山东、辽宁局部路段通行受阻。主要有:河北省内的京哈高速、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四川境内的沪蓉高速、包茂高速;湖南境内的沪昆高速、京港澳高速、泉南高速;山东境内的沈海高速、青银高速、日兰高速;辽宁境内的S17公路。
原因
雾霾与气象、污染排放等有关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措施 北京部分地区公务车停驶30%
北京市环保局继续启动《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简称《方案》)。
根据极重污染日规定,昨日北京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公务用车停驶30%,施工工地不得进行土石方作业,不得进行建筑拆除工程。其余地区包括城六区,需停止建筑拆除工程,增加道路清扫保洁作业2次,重点排污单位减少污染排放15%等。
评论 雾霾的“偶然”与“必然”
连日来,大范围雾霾天气肆虐,多地PM2.5监测值创下新高,空气污染指数几近“爆表”。百姓为健康添了忧虑。 其实,首都北京成“雾都”,有其偶然性。近期由于缺少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较稳定,导致中东部持续受雾霾天气影响。雾本身并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容易造成集聚效应,才使得空气污染越来越重。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