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2年“成都人才计划”引进人才及团队名单出炉,首批揽进青年和海外短期项目35人、顶尖团队5个。入选者将分获50万元的个人资助和500万元的团队创业扶持资金。5名入选者中,52%以上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掌握授权专利111项。
2011年5月,成都设立1.2亿元的专项引才资金,实施“成都人才计划”长期项目,给予入选者100万元资助。2012年9月,成都拓展实施短期项目、青年项目和顶尖团队项目,形成了海外人才梯次引进、立体开发的政策体系。
开放引才政策:海归本土兼容并蓄
“成都是一座具有包容精神的活力城市,招引人才也应兼容并蓄,这对产业未来走向也非常重要”。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总裁助理姬建新说。此次地奥制药公司连中两元,一位是入选海外短期项目的年轻“海归”——荷兰SU生物医药公司总经理王梅;一位是入选青年创新项目的“本土”博士——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郭娜。
“成都人才计划”着力于建设开放引才的政策体系,立足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定位,紧扣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瞄准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面向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敞开怀抱、广纳贤才。
参与第二批长期项目、首批青年和海外短期项目角逐的169名高层次人才,分别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经初审、同行评审、专家终评层层遴选,最终62人入选。其中,中国国籍50人,美国6人、加拿大3人,德国、荷兰、日本各1人;年纪最小的27岁,最大的59岁,平均年龄约38岁;生物医药26人,电子信息20人,高端制造业8人,新能源、新材料6人,化学和食品科学各1人。
海外短期项目:破解中小企业引才难题
成都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许多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求贤若渴”,但由于引才成本等原因,引不来、留不住高精尖人才。为此,“成都人才计划”推出海外短期项目,柔性引进海外短期高端人才,对每年来蓉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人才,给予50万元资助,以降低企业引才成本。
此次入选短期项目的专家,层次高、专业领域新、学历高、年纪轻,均掌握新兴行业领域领先技术,为5家创业企业带来了强劲发展后劲。新舟锐视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晓刚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是2011年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的领域主席,其研究成果代表着智能视频分析的最新发展方向。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机械工程博士单洪青是光伏设备专家,手握多项专利,仅美国专利就有67项。
顶尖团队计划:扶持领军人才企业发展壮大
对具有创新创业潜质及可研判市场前景的青年人才,“成都人才计划”通过青年项目支持其成长为长期项目入选者;对长期项目中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端人才,以顶尖团队计划扶持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重点骨干的创新型企业,同时,辅以海外短期项目予以智力支持。
首次评选出的5个顶尖团队,集聚了“成都人才计划”入选者的14%,其中11名长期项目入选者,1名青年项目入选者。值得一提的是,5个顶尖团队是从2011年以来引进的14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中择优产生,占到了全市国家“千人计划”的45%、省“百人计划”的20%,并开始产生“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的聚集效应。
“在企业创新创业的艰难时期,入选顶尖团队项目获得500万元的团队资助,解了燃眉之急”。北美华人生物学家年会科技发明大奖获得者、基因差异显示技术发明者梁朋博士表示。
截至目前,成都共引进海外高端人才114人,顶尖创新创业团队5个。2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72人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占全省第一。
据了解,未来5年到10年,成都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引进1000名高层次人才,力争50名以上海外高端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00名以上入选省“百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