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央企对外公开招聘高管欲破用人难题

添加时间:2011/3/15 16:05:07    点击数:2289    作者:    来源:福鼎人才网

“一把手”权力难受制衡 公司治理改革不到位

  从行政任命“干部”到公开选拔“职业经理人”,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央企乃至整个国有企业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正在走向成熟。

  2009年6月,李荣融在与广大网友的公开对话中说道,“未来国企改革的难点正是公司治理”。

  一套完整的公司治理绝非国资委一家就可以做到,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相结合,内部体现在按照公司法制定的公司结构,外部则需要资本市场、法制环境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环境。所以,改善央企的公司治理只靠国资委有些势单力薄

  从“陈久霖事件”到“陈同海案”,到2009年出现的“央企套保集体亏损事件”,再到“CCI行贿案”,这些事件无不与央企密切关联。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述案例非常典型地体现出了,由于央企的公司治理不到位,“一把手”没有受到制衡的危害。

  实际上,对于央企的公司治理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但是,董事制度改革一度举步维艰,以至于有人调侃为,“别以为马身上划几个白道道就变成斑马了”。

  专家认为,真正实现公司治理,需要资本市场、法制环境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法制环境,需要尽快改变国资委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状

  就在中央企业启动近年来最大一次人事变动改革——对外公开招聘20名高管之时,另一则关于央企的新闻同样吸引人们眼球:

  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公布了“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榜单,中国500家最大的民营企业的利润加起来还不如两家最能赚钱的央企。去年,中国移动净利润1458亿元,中国石油净利润1033亿元,两者相加已经超过这500家民企的净利润总和。

  随着国资委前主任、央企改革先驱李荣融的身退,摆在继任者面前的,是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央企的利润大蛋糕该如何切分。

  两个月前,媒体曝国家发改委试图提高央企上交国家利润比却遭到国资委阻力。业内人士指出,民众当然希望能够用行政手段完成蛋糕的公平分配,然而,问题在于单纯寄希望于一次皆大欢喜的全民分红解决垄断利润公平分配的问题,似乎太不实际了。央企改革,需要沿袭法律路径,建立完整的制度与机制,才能真正让蛋糕切得更加平均。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