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些商家还想尽办法以确保逝者能够享受到现世的乐趣,比如数不胜数的纸制祭品,包括笔记本电脑、iPhone和iPad等,甚至还能烧情妇
在另一个世界,赵雯(音)的哥哥已经发了财。在清明节前夕的晚上,赵女士在北京的一条街道上烧了一沓冥钞以及象征性的支票。为不让他厌倦天国的生活,赵女士还向火中扔了一本护照,这样可以方便他跨次元旅行。
自清明节在2008年被列为公共假期后,大批人流涌向亲属的墓地进行扫墓,并留下死者生前喜爱的物品。该节日已成为表示孝心的首选机会。根据民政部统计,去年清明节假期有超过5.2亿人去公墓扫墓,2011年是4.2亿人。
对于生者来说,清明节还搅动着一种焦虑情绪。根据本周发布的一份政府报告,预计中国在未来10年将用光墓地空间。墓地短缺正值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1.81亿之际,这使很多人担心他们的骸骨到时将埋到何处。
这种危机感刺激着红火的黑市,尤其是在大城市。据一份殡葬产业报告,2010年,北京只有大约31%的骨灰被埋葬在合法的公墓中,广州的这一数字为6%。非法的墓地较便宜。较高的需求和有限的空间使得最后的安息之所价格飙涨。
对那些不能回家扫墓的人来说,技术提供了一种选择。现在已经出现数十家扫墓网站,用户只需点击鼠标就能购买虚拟鲜花,在数字墓地前鞠躬。一些商家还想尽办法以确保逝者能够享受到现世的乐趣,比如数不胜数的纸制祭品,包括笔记本电脑、iPhone和iPad等,甚至还能烧情妇。
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烧这些东西。山东大学教授张祥龙表示,这种消费主义行为玷污了清明节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