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活动”于5月15日起举行,为期两周,预计将会提供约150万个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和各地招聘会信息。
此次活动服务对象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主会场设在全国公共招聘网(www.cjob.gov.cn),各类求职人员均可以登录该网站,查询各地招聘岗位信息和招聘会信息。
除了提供岗位信息外,网站还提供职业指导、职业素质测评、求职宝典等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免费服务项目。同时,网站还开通了微博@全国公共招聘网CJOB(http://weibo.com/cjobbank),欢迎求职人员登录微博,进行互动。
活动期间,中国就业网(www.chinajob.gov.cn)、中国国家人才网(www.newjobs.com.cn)与200多家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将参加网络招聘活动,提供招聘信息服务。
部分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还将在其网站设立活动分会场,并配合开展相关线下活动。【详细】
网络渐成大学生求职重要渠道
知名调研机构麦可思研究院跟踪调查显示: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大学生或将遭遇“最难就业年”。
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乐观、企业用人规模缩减的大环境下,宁波毕业生们的就业情况也是喜忧参半,难以乐观。不过,毕业生们积极试水“十八般武艺”,借助社交网络等各种新兴渠道找工作。 【详细】
面对网络招聘,你准备好了吗?
简历:要有针对性
要提高网络应聘的成功率,首先就得要准确理解招聘单位发布的信息,分析其岗位、能力要求等与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现有条件是否相吻合。一旦确定要应聘某个单位,一定要仔细打磨自己的电子简历,更多突出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性,做到“投其所好”。
“很多大学生在简历中对自己的能力习惯用概括性的句子,比如沟通能力强、专业能力强,但缺乏事例和实践的支撑,显得又大有空,反而容易使招聘者反感。”陶海生建议,大学生写简历时最好多用事实性的陈述。比如,说明自己沟通能力强,就举出自己在什么时候参加了哪些相关活动,取得效果怎样,让招聘者在实践活动中看到应聘者的能力。“在众多竞争者中,要使自己的简历脱颖而出,你才有走到下一环节的机会。”陶海生这样对求职的毕业生说。
网络求职需谨慎小心陷阱360揭密网络招聘四大骗术
骗术一:谎称“淘宝刷钻”空手套白狼 如今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兼职信息时,经常可以看到“淘宝兼职招聘”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会要求应聘者购买网店的虚拟商品,如Q币、话费充值卡等,以帮助商家“刷钻”的名义骗钱,比如购买100元的话费充值卡返5元,骗子“空手套白狼”获得充值卡,受骗者则根本得不到本金和返现。
骗术二:“高薪打字员”诈骗保密费 网络兼职打字员的门槛很低,此类兼职信息诈骗手段近年来非常流行。骗子通常在网络上发布极具诱惑性的招聘广告,开出2000—4000元每万字的高薪,宣传应聘者仅需将手稿资料录入电脑,就能够月入上万。许多人很容易受到蛊惑,缴纳价格不菲的手稿抵押金和保密费后,白白损失钱财也得不到工资。
骗术三:组装圆珠笔等手工活骗押金 如今,在家组装圆珠笔、制作窗帘、珠宝加工等手工活儿也已成为网上招聘一大骗术,骗子发布信息称兼职人员只需要在家手工劳动(组装圆珠笔等),即可日赚800—1000元,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实际上,骗子会以发送圆珠笔相关零部件为由向求职者收取押金,兼职者一旦误信支付,骗子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骗术四:网上创业骗局 互联网一向是创业的热门领域,但骗子也看准其中的“商机”,利用“轻松创业”、“小本创业”为诱饵,欺骗网友交钱加盟。骗子还会以虚假的公司注册资质、法人信息等骗取网友信任。许多网友都被对方许诺的小额创业、快速致富欺骗。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待业青年被骗案例居多。
应对:到正规招聘网站求职
360安全专家建议广大网民,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找工作、找兼职一定要去知名的正规招聘网站,不要轻易相信论坛或搜索到的招聘信息。如果担心自己缺乏辨识虚假招聘信息的能力,可使用360安全浏览器等具备反钓鱼、反欺诈功能的浏览器打开网页,可以对虚假招聘网站进行报警提示,预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