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会上隆重表彰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福建网龙[3.55 5.03%]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刘德建,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杨林、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励民、东南融通(中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连伟舟等30名软件企业家被授予“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荣誉称号,每人获得一部价值30余万元的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公司生产的奔驰商务车。此举是福建对产业扶持政策中从未有的创新政策,对软件人才这种高规格的表彰会在全国也是罕见。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为福建省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在去年底,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时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精神,福建把加快软件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省政府适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意见》。
该《意见》明确提出近年软件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省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年平均增长40%。重点扶持培育一批软件骨干企业,争取有10家以上软件企业能进入‘国家队’,在软件行业细分领域位于全国前列”。《意见》还明确由省级财政2009年至2012年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其他优惠政策,重点用于软件人才引进培养、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软件企业研发机构落户以及软件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建设等。
软件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福建省作为软件产业先进省份,依然存在人才结构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矛盾。为进一步解决福建软件人才结构矛盾问题,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及稳定现有的软件高级人才队伍,《意见》特别对引进人才、扶持人才和培养人才等方面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一是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给予100万元或150万元的奖励,以及给予首购自住房补贴和安排随迁子女入学等政策,享受“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计划”有关优惠政策;二是培育软件企业青年骨干人才,采取项目优先立项、境外培训费用补助、软件杰出人才奖励,享受“海西青年创业英才培养计划”有关优惠政策。三是培养软件适用人才,引导高校加强软件专业学科建设,支持省内软件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支持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训等。
《意见》出台后,政策效应显现: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2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以上。软件人才培养体系也已初步形成,建立了软件工程硕士、大学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以及社会培训等多层次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已建立软件学院,与培养软件人才有关的各类院校已近30所,在校生达到3.5万人;吸引了微软、IBM等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与省内高校联办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初步形成了“订单式”办学模式。
为进一步吸引更多国内外软件优秀人才来闽工作,激励福建广大软件产业工作人员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积极投入海西建设,《意见》决定从2009年度起,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为福建软件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通过省政府发文表彰,颁发奖章、证书,并给予相应奖励,以加快建设软件优秀人才队伍,促进软件业在海西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福建省信息化局为贯彻落实《意见》,出台了《福建省软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09-2012年)》,并制定由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实施了《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评选表彰暂行办法》。《办法》对评选范围、申报条件、表彰与奖励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此次受表彰的30位“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正是根据该《办法》,按信息技术服务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网络游戏、动漫、软件出口、其他软件和系统集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等7类,从我省80多家软件企业及单位中通过申报及推荐、初选、专家评审、公示、省政府批准层层甄选出台。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意见》,福建将进一步加快软件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建设能够集聚和吸引省外国外高端人才到福建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软件杰出人才评选、引进台湾IT界高层次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福建工作等措施,解决制约软件业加快发展的高中端人才严重短缺问题;通过建设好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鼓励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万名软件适用人才培养工程,同时完善人才交流服务体系等措施,解决“一方面软件业严重人才不足,另一方面许多IT类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矛盾现象。
同时,2009年度享受省市政府奖励政策的软件骨干企业和全省重点软件骨干企业也经福建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省委省政府将在近期择期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