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节后涌现“招工难” 企业加薪提升隐性福利

添加时间:2014/2/9 22:18:24    点击数:1111    作者:    来源:福鼎人才网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节后涌现"招工难",企业普遍加薪、提升隐性福利。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各行各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招工难,记者采访广东、湖北、山东、河南、北京等多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现,为留住老员工、吸引新员工,企业普遍加薪20%-30%;而除了加薪留人,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一些隐性福利。

       湖北汉川市昨天举行了一场人才招聘会,岳女士在当地一家制药企业上班,每月工资只有1600块,她来到招聘会想换一份工资高点的工作

       岳女士:只要在2000以上,要比以前增加300-400百块钱左右,我们还是觉得以前的工资水平有点低。

       想涨工资的人还有更多,湖北(汽化)针织公司是几百家参加招聘会的企业之一,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郭栋介绍,他们本来计划招聘30位普工,但等了大半天,只有6个人签了意向书。

       郭栋:去年你想普工这一块,大概工资在2500左右,今年的工资达到得3000以上,比去年提高个500-600块钱,我们也希望通过提高工资这么一个途径来尽快弥补我们用工短缺的需求。

       在河南郑州这两天大型招聘会也接连不断,记者在招聘会现场发现,很多河南当地知名企业都急需大量的熟练技工,但是却很难招到,相比中部省份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基地东莞招工难、招工贵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陈四龙是东莞多尼斯宠物用品公司的老板,他感叹以前出口型企业只用专心拉定单、搞生产,但是现在刚过完年就要为招工发愁。

       陈四龙:如果不涨工资的话,首先老员工会流失嘛。第二如果扩招新员工的话,那几乎是比较难的,其实现在生产企业面临者两头难,一头是订单难,另外一头就是招工难,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生产型企业人员流动比较厉害,熟练工人不多,今天做鞋子,明天就是做服装,后天可能就做包包,由于人员不熟练,导致总体的品质甚至会有下降。

       想要招到熟练工人,必须要有诱惑力。因此很多企业纷纷通过涨工资、增加隐性福利,来留人。

       北京婴方喜婴幼产品公司主营电商品牌,目前生产环节已经全部外包,公司总经理彭硕介绍,他们的用工难题主要集中在设计团队上,因此春节后设计团队的工资增加了15%。

       彭硕:实际上最近一年到一年半,受人工成本的增加,我们实际上成本也在大幅度的增加。

       招工难的压力下,用工企业除了涨工资还推出了很多人性化的措施,以求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很多企业推出了带薪休假、报销探亲路费以及提供夫妻宿舍等等措施。

       企业:因为其他方面你想住房环境、企业文化这方面也都比较多,我们也因地制宜在我们公司还有员工宿舍都建立了职工服务中心,你想配备了电子阅览室、员工活动中心,乒乓球、排球这些。再一个就是工龄工资我们对于入公司的员工目前每干满一年一个月增加50块钱全勤奖。

       头条评论:企业转型升级,不能忽略人才长期规划。产能过剩、成本上涨、外需不足等国内外形势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这是不争的事实。为此,企业往往更看重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等层面。然而越来越严峻的招工难、特别是熟练工人更难招的事实告诉我们:企业转型升级,如果没有得力的人才强力推动,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在吸引人、培养人的观念举措上转型升级,简单涨工资或者短期的"隐性福利"固然有效,但依然治标不治本,摆脱不了"招工难"的轮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说:不为员工做长久规划的企业活不下去。

       霍德明:90的这一代它要求的绝对不是今天的工资多少,它要求的是能够提升,30、40岁的时候我能够有比较高的水平能够做到比如说管理阶层,能够提升整个公司或者企业的获利。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如果你不是在考虑人力这个升级,一直还想要节省开支,我觉得这种企业活不下去。

       财经评论员张鸿建议:"隐性福利"更应该包括给员工做职业规划。

       张鸿:企业真的是想升级,从普工来的时候你就要给他设计职业规划,能力把这个企业的未来发展、人生规划绑在一起,员工就更愿意和企业有这样一个互动。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