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领到股东证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村民、46岁的杨平营第一个从村办企业那里领到了《股东证书》。“有了这个小本儿,心里特踏实!”杨平营高兴地向笔者展示股权证。
柏洋村办企业华隆公司当天发放股东证书28份,涉及原始股金6500万元,这是福鼎市村民首次获得股东证书,标志着柏洋村真正进入“农民变股东”的确权时代。
杨平营老家在柏洋村田头自然村,祖祖辈辈以农业为生。为了养家糊口,他带着妻子和一对儿女加入了当地外出劳务大军,辗转于山西、广东、浙江等地。几年下来,他家的日子好过了,但依然在贫困线上下徘徊,更别说买房子了。到2004年底,村里同龄人都盖起了小别墅了,这一切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2008年1月,42岁的杨平营在外安顿好妻儿后,返回家乡加盟当年好友邱礼文的华隆公司。曾经搞过钢材锻造、摸清了销售门路的他又围着法兰板——一种广泛运用于建筑业的配件忙碌起来了。
2009年2月,华隆公司开始第一次扩股,杨平营利用自己的15万元积蓄和邱礼文借给他的15万元资金,入股了华隆公司,随后在10多名竞争者中成功当选采购经理。今年初,他在村里分配的地基上盖起了一栋235平方米的小别墅,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脱贫致富典型户。
回忆起这些年走过的路,杨平营对自己见证了柏洋村的改革发展感到很自豪。他说:“村党组织对我回乡创业非常支持。根据我长年在钢铁厂打工的技术特点,村干部与企业老板共同规划了我的发展路线,让我有了创业平台。”
据统计,目前柏洋村600多农户中,创办企业的有80多户,入股企业83户,经商开店的有100多户,有13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月平均工资达2500元。到2011年,全村已涌现20多家企业,高科技工业企业4家,实现工农业产值12亿元、税收3000万元,人均收入148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