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
在行业标准制定上,福鼎掌握着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截至目前,当地共有22家企业主持、参与修制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累计达38项,涉及中国白茶、化油器、剪刀五金、医药食品等12个行业听,“福鼎声音”!雷顺号
福鼎市华益机车厂修订通用化油器的国际标准、有氟密科技公司主持制订泵阀的国际标准、大吉刀剪五金公司主持制订工业用途服装裁缝剪的行业标准……
在今年陆续发布的一系列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中,福鼎企业的“声音”几乎无处不在,很多还唱起了主角。
从“听话”到“说话”
1994年,年仅22岁的陈俭敏敏锐地发现了摩托车化油器的生产商机。他从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引进摩托车化油器生产技术,成立华益公司。“然而,企业的技术标准却受制于大公司,得听他们的话,产品价格上不去,产品创新也受到影响。”陈俭敏说。
2000年,陈俭敏又果断作出决定,将企业的生产方向从摩托车化油器转为通用汽油化油器,并引进国际通用化油器生产技术标准,消化吸收。为此,华益先后从全国各地聘请62名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并引进大批“高、精、尖”的国外先进生产、检测设备。
华益很快成为我省通用化油器生产行业的龙头企业。美国STIHL、科勒、B&S、MTD和意大利GGP等各大集团公司纷纷到公司考察,并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华益的出口量随之逐年上升。
2009年,受国家标准委小汽油器分会的委托,华益主持修订我国首个通用化油器国家标准。标准的实施,提升了行业内企业和产品的档次,使中国产的出口通用化油器价格基本与欧美市场同类产品持平,而在三年前,中国货要便宜35%左右。
现在的福鼎,与通用化油器相配套的模具、压铸、铜件、冲件、塑料件、柱塞、针阀等上下游产业逐步兴起,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网络。“不走出福鼎,就有完整的配套。”陈俭敏说,“产品标准的力量不可小觑。”
渐渐地,华益在国际上也有了话语权。今年8月,华益代表中国企业赴德国参加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通用化油器国际标准评审会,成为我国唯一的通用化油器国际标准修订企业。
12个行业的“福鼎声音”
华益,只是福鼎企业参与标准修制的缩影。
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福鼎共有22家企业主持、参与修制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累计达38项,涉及中国白茶、化油器、剪刀五金、合成革、医药食品等12个行业。换句话说,12个行业的38项标准,得听“福鼎声音”。
“我们主持起草了3项国家、行业标准,大大提升了福鼎泵阀的质量。”福建有氟密科技公司董事长朱孝有说,因为标准起点高,福鼎泵阀的质量水平可与发达国家自产泵阀比肩,目前福鼎产的泵阀已占全国出口量的30%以上。
上月底,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泵阀分会在法国举行新一轮标准修改会议,由福建有氟密泵阀有限公司主持,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纽威阀门有限公司等联合参与修订的《泵阀密封国际标准》得到法国、美国、意大利等11个国家30多名代表的一致认可。
而在今年6月,福建大吉刀剪五金公司与德国双立人公司联合主编的《陶瓷刀技术规程》,也通过专家评审,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后,国家标准委批准《陶瓷刀技术规程》为国家陶瓷刀制造行业标准。
大吉公司是我省刀剪五金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生产的裁缝剪产量占全国的22%,价格高出同行20%。在当前业界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吉公司今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以上、利润同比增长20%。
“民用剪刀的市场规模较小,医疗手术刀的市场蛋糕要大得多。”大吉公司董事长陈品观介绍,9月,从美国、德国、日本引进的陶瓷医疗手术刀数控生产线已运抵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标准,大吉公司要与国外的同行一争高下。”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
在WTO框架下,以标准、技术法规等为主要形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相比品牌、产品本身,标准已成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国外营销界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一个企业的产品标准能成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企业地位的象征,也意味着这个企业的产品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
“从国家角度看,在ISO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负责电器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的865个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中,秘书处设在美、德、英、法、日这五个国家的有584个,占总数的67.5%。”国家标准委小汽油器分会副秘书长李讯介绍,“从行业角度看,卖产品的有几千家公司,卖品牌的也有几十家,但卖标准、制定游戏规则的只有核心几家。”
“要充分掌握国际标准话语权,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掌握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动权。”李讯表示,华益、有氟密、大吉等福鼎企业的成功,有利于将我国的优势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对跨越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