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福鼎新闻 > 正文

太姥山造城

添加时间:2012/12/24 11:30:38    点击数:1653    作者:    来源:福鼎人才网

      
      太姥山镇,闽浙边界沿海门户重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主景区所在地。去年,该镇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首批22个综合改革试点镇。如今,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在期盼着、关注着一件事:造城。


      接棒

      
      30多年前,郑传源创办了一家加工茶具的小作坊,这也是太姥山迈出工业化的第一步。而今,郑传源的儿子郑家城已成功接棒。
  
      1980年出生的郑家城,格子衬衫牛仔裤,每天最多去两趟车间,这都让创下家业的父亲很有意见。
  
      郑传源眼中的企业管理,应是每天早上7点穿着工服上班,到厂门口看看有无人迟到,自家亲戚帮着管理。然而,郑家城有自己的做法,他招聘外人当管理层,在公司实行打卡制度……
  
      郑家城新成立了一家公司,做着与父辈的茶具完全不同领域: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创业初期是艰辛的,一度四五个月没客人过来。“除非国家不发展,否则这块东西肯定需要。”郑家城指的就是他开创的旅游纪念产品,这是一种融入福鼎白茶、传源茶具、根雕艺术和太姥山风景区文化元素的旅游创意产品。
  
      因为坚持,今年年,郑家城的公司迎来市场的放量需求,并把公司做到该行业的全国第三,并被宁德市列为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
  
      今年虽受欧债危机影响,旅游创意产品出口市场萎缩,但郑家城并未停下脚步,他借机谋划在寸土寸金的太姥山打造总部、研发中心和配套供应商体系,拓展新的生产基地。
  
      郑家城说,自己很多同学也回到太姥山,接手父辈生意。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了,带来了开放元素。他们在做的,是将父辈创下的产业继承并优化,甚至颠覆,开始独特的创富探索。

      回归
      
      太姥山镇有近200家工业企业,是远近闻名的工业重镇,其工业年产值占福鼎全市近三分之一。
  
      如今,这里正面临着“二次创业”。
  
      与企业数量的日益增长相比,太姥山的土地资源开始显得奇缺。
  
      前年,陈孝锦回到家乡,购得一块90亩的商住综合用地,打造“银都花苑”城市综合体。如今,看着已拔地而起的建筑,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位在上海奋斗了20年的太姥山人说:“房子建好了,我的心终于踏实了。”
  
      陈孝锦是上世纪80年代从太姥山到上海打工的最早一代,从一个普通的石材加工工人成为个体户,并最终在上海创建自己的公司──锦盛实业。
  
      在太姥山3000多名外出打工者中,有200多人像陈孝锦一样在经商办厂,年产值均在1000万元以上,其中上亿元的企业近20家。仅去年,10多位外出打工者回归太姥山注册成立新公司,开始“二次创业”。

      造城
  
      “按太姥山镇现有的经济体量,是到需要一座城市的时候了。”镇长陈维锋表示,太姥山要用更宽广的眼界、思路来谋划发展,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重新抢占先机,用适度超前的理念和规划为城市建设指明方向。
  
      太姥山镇定下小城镇建设3年行动(2011-2013年)的目标:投入1000亿元,在社会事业、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这就是太姥山的未来图景。
  
      变化,已在这片土地悄然发生。如今,车行太姥山镇区,路宽了、直了,两旁的香樟、街灯、楼房扑面而来,目不暇接。
  
      然而,在陈维锋看来,“造几幢高楼、盖几家商场,不是太姥山造城的全部”,“让太姥山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拥有支撑城市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才是造城的根本目的”。
  
      郑家城们的成长,为太姥山镇的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因子,这本身就是“支撑城市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
  
      而陈孝锦,当年因家乡缺乏发展的土壤,不得不外出淘金,如今家乡产业发展迅猛,城镇急需扩张,他看到了造城背后的商机。如陈孝锦一样,去年以来,先后有28亿多元各类资本进入太姥山城建领域。
  
      小镇太姥山,正以无可阻挡的步伐,向小城挺进。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