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把“民生交通”建设作为便民利民的基础工程,积极建设城乡公路网络,开通农村公交,努力让群众享受优质服务。
公路顺畅话幸福
“百胜隧道通了之后,从福鼎到前岐不到20分钟,等薛家山隧道通了之后我估计10分钟就到了,经常能和父母团聚,太幸福了。”在前岐镇福鼎二中当教师的王晶晶家住市区,她每天都乘坐城乡公交车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据她介绍,二中许多教师的家都在市区,也都选择这样的方式往返家与学校。
公路出行是与百姓最亲近的交通出行方式。2012年,我市完成普通公路年度投资1.76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245公里,104国道金钗溪隧道照明工程和3座危桥改造。农村客运班线新增9条达106条,农村客运车辆新增65辆达312辆,通客车建制村234个,其中定线班车184个,预约班车50个,通客车率达93.23%。全市公交车新增11辆达86辆,拥有出租车405辆,新建公交智能化停靠站27个,占地37.5亩的公交综合场站完成年度投资810万元。
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行业安全监管“一岗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力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落实凌晨2点至5点强制客车停车休息制度,在宁德市率先建成运输安全服务系统监控站,电子监管网络基本覆盖辖区内河重点水域,加强对全市营运车船的实时监管。同时,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原则,加强农村公路及安保设施日常管养和维修,确保登记路线养护率达100%,县道群养经常性养护率达100%。去年,全市实施公路绿色通道30公里,专养公路管养居宁德市第一,农村公路管养外业评比宁德市第一。
情况出现后,市交通运输局聘请了省隧道工程师到现场进行多次会诊,准备了多套方案,对比优化,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推进。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为了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我市按标准施工模式,强化管理,规范程序,制定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责任、廉政合同、标准化施工协议,实行班子成员包项目、抓工程和工作人员分工驻守工地责任制,做到“实施与监督并行”。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农村“村村通客车”工程,全市拟新增农村客车53辆,实现村村通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