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农历七月七,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也是太姥娘娘的圣诞日。为纪念太姥娘娘诞辰、弘扬武术白茶和太姥道教文化,由市民宗局、道教协会联合举办第三届福鼎白茶始祖太姥娘娘祭典活动。
在民间关于太姥娘娘的信仰早已有之,每逢太姥娘娘生辰之日农历七月初七,当地有许多信众登太姥山祭拜。当天,主活动场设在太姥山景区太姥娘娘神像广场。除祭典仪式外,现场还开展了文艺表演、结缘福茶、捐资助学等活动。其中文艺表演展示了武术表演、孝经诵读等中华传统文化。另据了解,当天,在太姥山镇、桐山等地举行太姥娘娘巡境活动。
太姥山是儒、释、道、摩尼四大教融汇之地,更是福鼎道教发祥源流、兴达胜地。据我市文化馆原馆长马树霞介绍,福建是个崇尚女神信仰的地方,如今流传最广的当属湄洲岛的妈祖娘娘、临水宫的陈靖姑。据文献记载,对太姥娘娘的民间信仰源于远古时代,有着“尧封太姥”之说,为福建民间信仰最早的女神。市道教协会于2012年、2013年农历七月初七举办了第一、二届太姥山娘娘祭典活动。
新闻链接>>>
有关太姥娘娘的记载
我市民间流传着“尧封太姥”的传说,相传尧时老母种蓝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道藏正统《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混沌初开,有神曰圣姥,母子二人居占此山,秦时人号为圣姥,众仙立为太姥圣母,今人祝庙呼大元夫人是也”;同时还记载: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魏王子骞等十三位武夷仙人在武夷山幔亭峰宴请乡人,上古仙人太极玉皇大帝、太姥魏真人、武夷君降临,邀坐上席。
福建最早的地方志《三山志》在标注太姥山时,称“旧名才山。王烈《蟠桃记》:尧时有老母,以蓝练为业,家于路旁,往来者不吝给之。有道士尝就求浆,母饮以醪。道士奇之,乃授以九转丹砂之法。服之,七月七日乘九色龙而仙,因相传呼为太母。汉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文,乃改母为姥。”
这些典籍,都记载了太姥娘娘是上古女神,为福建民间信仰最早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