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项目建设同步发展,为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该市去年把环境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乡镇经济发展考核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从对具体项目的“一票否决”到政绩考核的“一票否决”,无疑是给干部上了一道环保“紧箍咒”。
该市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层次、保护环境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当地区位、港口资源为依托,改造提升汽摩配件、食品加工、建材加工三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镍合金、新能源、光伏电子、船舶修造、医药化工、制笔、造纸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福鼎工业园、龙安、水井头、贯岭等“一园八区”工业承载平台基础设施配套。入区企业全部实施集约化经营、园林化布局、清洁化生产、上下游有机衔接。在工业发展中,该市做到严格环境审批把关,执行好国家的产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做到每个入驻工业项目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五年来全市共为620个项目办理了环评审批手续,环保总投资达2.48亿元,完成项目竣工环保验收222个,办理排污许可证753本,清查工程领域突出环境问题6个并全部整改到位。今年对列入“五大战役”的重点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在严把环保准入关的基础上,执行“容缺预审”、“并联预审”,加强环评审批、现场执法监管、环保验收、排污许可证发放、验收监测等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管理合力,提高环保验收执行率。
整治重点污染源,不达标坚决叫停。目前合成革行业的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进展,全市合成革企业全部配套建设了锅炉脱硫和水膜除尘设施、二甲胺脱氨设施以及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合成革企业所有固废集中统一交由厦门绿洲固废处置公司处置,并实行联单转移制度。龙安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了污水处理工艺及设施的改进、安装和调试工作,污水处理能力有效提升,在规范化排污口加装了视屏监控装置,加强了对厂区内的环境规划和管理工作。福鼎工业园区污水经预处理后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岙里工业项目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建设;贯岭工业项目集中区建设污水集中收集预处理设施,建成1个减压池、2个沉淀池,污水引至市区污水管网;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已完成征地、填方和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全市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523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309.5吨,实现“十一五”污染减排控制目标,为福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支撑。
严格的环保措施不仅没有影响福鼎的经济发展,反而成为推进地方经济崛起的一股强大动力。今年1至5月,该市重点项目建设战役累计完成投资21.22亿元,占年度计划4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73亿元,比增35.1%;完成财政总收入5.99亿元,比增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