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福鼎新闻 > 正文

当前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经济走势的判断

添加时间:2011/11/21 10:37:14    点击数:1926    作者:    来源:福鼎新闻网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进一步加快福鼎经济发展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为此,市委、市政府在年初就制定了经济发展工作目标,这些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市各级领导对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目前,这些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年底能否如期完成,全市上下极为关注。
        一、前10月份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经宁德市统计局确定,1-10月,我市地区生产总值131.22亿元,同比增长17.1%,继续在较快的区间运行,但速度有所回调。从宁德各县(市、区)增速来看,我市GDP增速仍居第2位,仅次于福安(18.0%),高于宁德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76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5.74亿元,增长26.6%;第三产业增加值38.71亿元,增长8.5%。从三次产业贡献率及拉动情况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贡献率高达78.5%,拉动GDP增长1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17.6%,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但增速继续回调。受去年下半年基数抬高的影响,工业生产增幅继续回调,但仍处高位运行。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64亿元,同比增长32.5%,增幅比1-9月回落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8.13亿元,增长34.0%,增幅比1-9月回落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市里下达年计划(340亿元)的75.9%,比序时进度慢7.4个百分点。从宁德各县(市、区)增速来看,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居第2位,仅次于霞浦(34.8%),高于宁德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的特点:一是工业产值规模稳步扩大。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单月产值逐月增加,单月产值分别为1月14.91亿元,2月13.75亿元,3月20.34亿元,4月22.47亿元,5月23.91亿元,6月34.98亿元,7月28.88亿元,8月29.53亿元,9月29.22亿元,10月31.22亿元,其中6月、10月产值突破30亿元,月平均产值24.92亿元,比上年同期月平均产值增加8.89亿元,产值规模不断提升。二是六大优势产业的产值超200亿元。1-10月,我市重点培育的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8.1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0.6%,增长59.9%(现价比,下同)。其中,新兴三大产业(合成革及配套、医药化工、泵阀及特钢)完成产值127.24亿元,增长74.4%;三大传统产业(食品及茶叶、化油器、石板材)完成产值80.94亿元,增长41.4%。三是亿元企业继续发展壮大。1-10月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72家,同比增加30家,实现总产值179.63亿元,增长64.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4.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长43个百分点。四是园区企业强劲增长。全市141家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0.9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2%,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同比净增产值71.45亿元,增长71.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长43.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5.3%。
        (二)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但增速波动幅度较大。今年以来,我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先升后逐步放缓的走势,波动幅度较大。1月份增长6.9%,1-2月达到最高点75.5%,一季度又回落到7.6%,之后增速逐月回升,上半年达到今年的次高点72.4%后逐月回落,从整体上看,各月投资增幅变化幅度较大。1-10月,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7.21亿元,增长48.2%。从宁德各县(市、区)增速来看,我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第5位,比1-3季度前移1位,高于宁德市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
        一是工业性投资增长较快。城镇项目工业性投资完成24.35亿元,增长45.3%,其中制造业投资23.16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95.1%,增长42.9%。二是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8亿元,增长35.8%,其中,住宅投资10.39亿元,增长124.9%。三是商品房销售有所回升。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20.1万平方米,增长26.3%,增幅比1-3季度回升25.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2.89亿元,增长43.1%,比1-3季度回升22.1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1-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2亿元,同比增长16.4%。从宁德各县(市、区)增速来看,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第5位,增速低于宁德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从各月累计增速情况看,自3月起,累计增速逐步走高,一季度增长14.1%,上半年增长15.5%,前三季度增长16.5%,1-10月增长16.4%,总体呈现持续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从企业规模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快于限下。1-10月,限额以上实现零售额9.16亿元,增长39.0%;限额以下实现零售额29.76亿元,增长10.8%。从行业看, 1-10月,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2.69亿元,增长16.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23亿元,增长18.2%。
        (四)出口增速继续回升。今年以来,我市出口总值整体呈现低开高走的运行态势,从今年头2个月以负增长19.2%的速度低开,一路降幅收窄,1-7月止跌回升(增长2.5%)。1-9月,全市出口总值9931万美元,同比增长5.1%。从宁德各县(市、区)增速来看,我市出口总值增速居第8位,比1-3季度前移1位,增速低于宁德市平均水平45.5个百分点。
        (五)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双双超过上年全年水平。1-10月,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1.91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28.6%。从总量来看, 1-10月我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的4921万元和1194万元。从宁德各县(市、区)增速来看,我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分别居第6位和第8位,分别比1-3季度前移1位和2位,增速低于宁德市平均水平2.5个和6.3个百分点。
        从主体税种(地方级)看,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1-10月,增值税增长19.4%,营业税增长21.9%,企业所得税增长71.0%,个人所得税增长26.7%。民生投入不断增长。1-10月,全市财政支出14.08亿元,增长53.0%。在财政支出中属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保持快速增长。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383.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36.0%,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91.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6.0%,教育支出增长4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4.3%。
        (六)金融信贷运行总体平稳。10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2.21亿元,比年初增加17.32亿元,增长18.3%。其中,个人存款60.27亿元,比年初增加8.66亿元,增长16.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3.43亿元,比年初增加39.3亿元,增长23.9%。其中,短期贷款84.47亿元,比年初减少55.44万元,下降39.6%;中长期贷款118.94亿元,比年初增加44.84亿元,增长60.5%。
        (七)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1-10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36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1-3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工薪收入9144元,增长12.6%,占家庭总收入的50.7%,仍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营净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较快增长,分别为3686元、4231元和988元,增长18.9%、18.7%和24.3%。
        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通胀压力较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下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面临的压力加大。
        (一)多项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下行。1-10月,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1.2个、0.4个和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5.7个、2.7个和1.8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24.2和3.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9.1个、4.5个和1.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5.1个、5.6个和2.2个百分点。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一直处于下降态势,且下降幅度高达92.7%。
        (二)规模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增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从一季度增长39.7%,上半年增长36.7%, 1-3季度增长35.8%,到1-10月增长34.0%,总体呈现逐步回落之势,尤其是进入第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单月增幅均降到30%以内,9月份单月增速仅为19.5%,为今年以来最低单月增速,10月增速略升到22.8%,随着同期基数的抬高,预计11月、12月工业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工业增长后劲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新增工业贡献有限。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无去年同期基数的21家新增企业共完成产值16.0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增量的16.9%,也就是说83.1%的产值增量是由存量工业完成的。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亏损面扩大。当前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高位波动,同时企业用工成本和融资成本提高推动了企业综合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前三季度,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成本达191.53亿元,同比增长68.0%%,高出同期产值现价增速7.4个百分点。同时,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30.7个和33.8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5.4%,同比扩大1.3个百分点。三是资金瓶颈矛盾突出。今年国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分别达6次和3次,商业银行贷款紧缩,信贷投放规模减小,资金的流动性明显减弱,中小微型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融资成本上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达1.13亿元,同比增长63.3%,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均提高10.5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增长乏力。1-10月,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8.5%,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4.5个和3.4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略升0.4个百分点,低于同期经济增长率8.6个百分点,也低宁德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从内部结构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均低于4%,增速最高的为金融业,增长17.6%,非营利性服务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和9.6%。
        (四)物价仍处在高位运行。尽管CPI月度同比涨幅连续两个月有所回落,环比出现微跌,但物价总水平仍处于高位。1-10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9%,与前三季度持平,比上半年扩大0.7个百分点,涨幅高于宁德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5.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7.2%。从单月情况看,CPI走势从1月上涨3.6%,2月由于春节因素涨幅升至4.2%,3月因节后物价回落价格涨幅降至3.7%,之后随着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涨幅逐月走高,8月价格涨幅达到最高点8.5%,9月CPI首次出现回调,涨幅降至6.2%,10月CPI涨幅再次降到5.4%。这表明政府稳物价的调控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但目前我市物价涨幅总体仍处于高位,特别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上涨幅度较大,其中粮食、猪肉、水产品、干鲜瓜果的价格涨幅均达到两位数,累计涨幅分别达到18.3%、14.4%、13.1%和24.3%。因此,要实现全年物价控制目标(4%)难度相当大。
        三、对全年经济走势的判断
        从1-10月我市经济运行情况看,总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高增速,全市经济将继续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农业:预计全年粮播面积达25.43万亩,增长0.2%;粮食产量8.22万吨,增长4.4%,但受今年烂紫菜的影响,全年增速将比前三季度有所回落,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0亿元,增长4.9%。工业:规模工业平稳较快增势未改,但随着基数的抬高,增速将继续放缓,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可达315亿元,与人大通过的全年预期目标310亿元,超出5亿元,但与全市工业领导小组下达的全年预期目标340亿元,还缺口25亿元,全年增速预计在30.0%左右;预计全社会工业总产值339亿元,增长28.3%。投资:在继续实施“五大战役”有力支撑和推动下,我市投资将延续今年以来较快增长长态势,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达67.3亿元,与全年预期目标63亿元,超出4.3亿元,预计全年增速达38.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可达57.1亿元,增长35.6%;农村投资可达10.2亿元,增长54.2%。消费: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格局,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8亿元,增长16.0%。城乡居民收入: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250元和8200元,分别增长17.1%和19.2%。综合生产和需求等各种因素,初步判断,稳健发展仍是我市经济运行的主旋律,预计全年GDP总量达169.2亿元,增长17.3%左右,总量和速度均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四、保持我市经济较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我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在“抓工业、争资金、扶农业、稳物价、促三产”等方面力求取得突破。
        一是抓工业。目前,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工业拉动,因此,保持工业的持续较快增长至关重要。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业运行的月度分析调度,重点关注生产出现下滑的骨干企业以及出现停厂的企业,要加强预警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工业经济增长主要靠重点企业和骨干企业,市里应继续抓好那些特色明显、前景发展看好,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的重点工业企业,促其增产增收增效。在抓好骨干企业的同时,对那些支撑能力强的企业予以大力培植,使其早日成为骨干企业。此外,认真做好企业进规模统计,将那些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及时纳入统计,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新生力量,共同推动我市工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二是争资金。在当前资金供求紧张、融资成本较高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应千方百计增加资金供给,特别要把有限的资金向制造业倾斜,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和相关费用,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渡过难关。要拓展金融服务品种,有效服务企业经营需求。各相关部门应积极向国家部委、省、宁德市争取各项项目资金支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扶农业。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宁德市各项强农支农惠农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鼓励农民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抱团营销,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拓展销售市场。引导农业产、供、销一体化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水利投资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资金兴修水利,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加快溪流域的整治。
        四是稳物价。关注农业生产,增加市场供给,全面落实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稳定农副产品供应。要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加强对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的清理整顿工作,加大市场价格巡视力度;认真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运机制,切实减轻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影响。
五是促三产。市里要尽快抓紧制订出台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重点针对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将第三产业中各行业按主管部门进行任务分解,特别是一直低速增长的行业要加大工作力度,充分挖掘增长潜力。商贸业:经贸部门要狠抓贸易、餐饮业的提速,加大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和餐饮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配合、协调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和餐饮企业及时纳入统计。交通运输业:交通部门应抓好客货运周转量的统计,做到应统尽统,并加强与宁德市交通部门的沟通协调。金融业:金融机构应积极向上争取更大信贷规模。房地产业:建设、国土等部门应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营利性服务业:地税部门应加强征管,确保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