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浙江万里学院大四学生邵洋江投出了自己制作的求职简历。
都说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但这场招聘会一结束,他连续接到10多个电话,都是通知他参加第二轮面试的。
看着同学们羡慕的眼神,邵洋江指着自己的简历说:“都是它的功劳。”
一场招聘会,收到10多个面试通知
邵洋江是浙江万里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今年大四,最近一段时间,正忙着找工作。
在不久前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他和很多学生一样投出了自己制作的简历。
没想到招聘会一结束,邵洋江连续接到10多个电话,都是通知他参加第二轮面试的。
他的同学,投的简历数量差不多,有的只零星收到一两个面试通知,有的一个都没接到。
一下成为“面霸”,邵洋江认为他的求职简历功不可没。
他认为,一份成功的简历,既要突出自己的专业特长,又要全面地展示自己,这样才能引起招聘方的兴趣,除了内容翔实、设计合理、漂亮,还要做到谦和,让招聘方觉得,你是真心实意来找工作的。
除了要有精美设计,邵洋江在投简历时也很讲究方法,比如说,在一些大型招聘会上,他只投基本信息一页,其他诸如求职信、证书附件等一概不投。“以便让招聘方第一时间了解自己,那么多人,他们是没有时间仔细翻阅的。”
然后等进入面试环节后,再推出“完整版”简历,翔实的信息全面展示自己,也有更多的机会与面试官深度沟通。
邵洋江的这份简历,不但是他的求职“利器”,还帮他拿到宁波市首届毕业生简历制作大赛一等奖。
目前,邵洋江的工作已经基本定下来了,正在带薪实习,每周工作三天半,实习工资每月2500元。
这让不少工作还没眉目的同学很是羡慕。
简历制作“对症下药”是关键
什么样的简历,能得到那么多招聘单位和大赛评委的一致认可?
昨天,大赛评委之一,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信息部总监陈增庆指出关键:邵洋江对所求职业很明确,知道自己想找什么工作,简历中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材料,都围绕着这份工作,清晰明了。
我们来看下这份获奖简历:简历共有8页,首页“封面”上写着“个人简历”和姓名、邮箱、求职意向、电话等信息。
第二页是一封两三百字的求职信。
第三、四页分别是中文和英文版的个人信息,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包括求职意向、个人概况、教育状况、基本技能、实践及所获奖励、兴趣爱好、自我评价等,每个部分都用言简意赅的话语带过,看了让人一目了然。
余下的四页,都是邵洋江获得的各项证书的照片,每页有4~6张。
陈增庆说,这次大赛中,他看到的大多数简历都是“万能型”的,信息很全面,但其实是中规中矩,没有突出重点。比如说,要应聘某个职位,但所写内容都差不多,销售、管理、技术等类型的岗位通通适用,把求职意向改动一下就可以了。
“简历一定要针对所求的岗位而做,根据专业需求来展示自己,比如技术类的就多提供成绩和作品;管理类的岗位就需要在简历中多展示在校期间的社团管理经验、活动组织能力等,这样‘对症下药’才能吸引招聘者。”陈增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