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求点赞,我求转简历——我是毕业生,我为自己转发简历。”3月7日,记者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据发布消息的潘女士说,她把自己的简历信息浓缩在140字以内,这就是微简历。记者采访了解到,这种微简历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很多企业也通过这种方式寻求人才。
微简历渐流行
颠覆传统模式
“22岁的税务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一枚,通过社会实践体验、实习工作参与等多套程序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姑娘年方二十有四,尝求税务之理会计之学,略有小得。”……老家寒亭,今年22岁的潘女士是聊城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她的表妹在浙江财经大学就读。潘女士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她表妹学校的毕业生为自己写的微简历中的一部分。
潘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做简历的时候都是尽可能正规,不敢用一些年轻时尚的语言,选用的照片也都是证件照,这种求职方式的确太死板了。
“自从看到这个微简历后,我马上自己动手编辑了一份,限制在140字以内,发布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微博上,并@学院、老师、辅导员和亲朋好友们,希望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帮我找一份心仪的工作。”潘女士说,她身边的很多同学开始跟着她学习,通过在网上散发微简历求职。
互动性比较强
用工单位看好
潍坊商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首元告诉记者,目前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费事费力,有时候很难招到合适的员工,但微简历因为有身边认识的人推荐这一环节,企业可以从简历之外更多的了解求职者的情况。如果觉得合适可以安排实习,这样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举多得。
赵首元告诉记者,在日常生活中,像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传统的纸质简历在寻找就业单位的时候信息量比较狭窄而且很被动,很容易就被淹没在简历堆中,“微博、微信等互动性强,企业也希望能多跟求职者交流,快速了解求职者的特点,这对求职方式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给求职者和招聘企业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赵首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