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闽浙边界正在崛起的滨海旅游工业城市,处处澎湃着加快推进跨越发展的热潮。
作为海西、环三连接浙南进而对接长三角地区的前沿区域,近几年来,福鼎市积极抢抓海西建设和
环三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致力在海西东北翼“当先锋、谋对接、求先行”,奋力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
展进程。特别是今年以来,福鼎市委、市政府按照“对接长三角、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争当排头
兵”的具体要求,以开展“解放思想、力求先行”大学习大讨论和“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为动力
,全力攻坚新一轮“五大战役”和“五个年”活动,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福鼎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增长17%;财政总收入4.19亿元,增长
20.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82亿元,增长25.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6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84.1亿元,现价增长64.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63亿元,增长2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7080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50元,增长15.8%。
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在福鼎调研时对该市当前的发展态势和全市干群追求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
精气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福鼎第一季度起点高、起步好、势头强,业绩优、后劲足、精神
好,经济发展提速增效,项目带动强劲有力,城镇建设强力推进,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党的建设继续加
强,干部队伍呈现出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气势,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宁德经济总量的
壮大、实力的提升、对外形象的树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宁德市市长郑新聪在福鼎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福鼎区位好、资源好、基础好、城市好、平台好,
班子心齐,干群气顺,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工作思路和方向清晰。他希望福鼎要创新机制,
做足大园区大产业发展和环保生态的文章。
成绩固然让人自豪,肯定固然让人欣慰,发展的步伐不能也不肯放慢。福鼎市委书记陈其春、市长
程树平在会议上、在下基层调研中殷殷叮嘱全市干部群众:“面对全国全省上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
竞争态势,面对‘标兵越跑越快,追兵越来越近’的严峻形势,我们没有退路、别无选择,容不得丝毫
懈怠、半点犹豫。全市上下一定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以极强烈的责任感、使命
感和危机感,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始终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既要立足于‘快’,更
要着眼于‘好’,抢抓机遇、敢为人先,凝心聚力、负重奋进,围绕‘十二五’规划绘就的宏伟蓝图,
奋力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为福鼎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年初召开的
福鼎市委工作会议上,陈其春进一步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动思想再解放,坚定不移推动发展再提速,坚
定不移推动作风再转变,坚定不移推动责任再落实。
结合“解放思想,力求先行”大学习大讨论和“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福
鼎全市上下掀起新一轮推进福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海西东北翼滨海旅游工业城市的创业热潮
。
以更广阔的视野 融入区域经济合作
从福鼎城区驱车出发,十来分钟后,我们来到闽浙边贸工业园区制造业组团(核心区),走进薛家山
隧道施工现场。从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和施工人员们的神情、动作、言语,我们感受到一股由火热的
发展激情转化而来的创业干劲。
薛家山隧道位于闽浙边贸工业园区制造业组团(核心区),建成后将使总规划面积3万亩的制造业组团
(核心区)的两个区域———启动区和拓展区融为一体。隧道建设自上月中旬启动施工以来,尽管天气时
晴时雨,也不能阻滞工程快速推进的步伐。
从建成全省县域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闽浙边贸商城,到福鼎星火民营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到“一园十区”的工业园区格局的形成;从学习浙南搞活市场流通,到承接浙南项目、资金、产业的转移
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到立足海西东北翼前沿区域连接浙南进而对接长三角,显示了福鼎市积极主动参与
、融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视野不断开阔、程度不断深入、领域不断拓展、效益不断显现。今年
,福鼎市委、市政府按照宁德市对福鼎提出的“对接长三角、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争当排头兵”
的战略要求,整合现有园区成立闽浙边贸工业园区。这是基于该市现已形成的一个省级工业园区———
福鼎工业园和十个各具特色的工业项目集中区的“一园十区”工业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基于充分发挥区
位、交通、港口、能源等优势资源,基于从更高层面更广空间参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进而推进自身
跨越发展而提出的工业发展战略。
这是个阔大的平台。有了这样的大平台,产业的集聚发展、大产业的形成与壮大已经成为福鼎经济
发展的一个趋势,化油器、合成革等一批百亿元甚至更大规模的产业逐渐成型;原有的优势产业石材加工
产业,以华正锂电池、蓝星玻璃、巨晶光电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的临港主导产业,以及水产
、茶业等传统出口支柱产业,正在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大旅游产业形成链式、组团发展格局。
这样的基础,这样的态势,这样的劲力,以及巨大的潜力,都要显示着福鼎未来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十二五’末,闽浙边贸工业园区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00亿元以上。”这正是市委、市
政府基于福鼎发展的基础、态势、活力、潜力科学确定的发展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全市上下充满了
信心。
以更高远的定位 描绘城市建设蓝图
龙山,福鼎城区西面的一道绿色屏障。
站在龙山高处放眼东南,你会被一幅正在徐徐打开的宏伟画卷激动不已。江滨南大道、资国大道紧
依桐山溪两岸,将城区与正在建设中的百胜新区、海湾新城连成一体,建设中的玉塘大道、规划建设中
梅澳大道、铁锵大道、内湾大道、八尺门大桥等一批城市交通主干道延伸、拓展着城市的未来,沿着这
些交通干道将崛起梅澳新城、铁锵新区等城市新区域。
“十一五”的五年,是福鼎城市面貌变化最大最深刻的五年。五年中,随着“东扩南移面海”城市
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9.99平方公里扩展到16.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控制面积达200多平方
公里,而一大批城市新主干道和桥梁建设,极大改变了城市的交通路网结构,加快了桐山溪两岸的联系
,改善了老城区的交通,同时为城市的“南移”与“东扩”初步构建了开放的骨架和发展的基轴。随着
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同步推进,随着以城市绿化和景观工程的实施,一批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
社区和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更形象生动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气质。
城市的变化还在继续,还在加快。今年,福鼎市以城市建设“三加三”工程为重点,安排项目57个
,总投资11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23亿元,重点推进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全面实施
平面和立体绿化。
在老城区,环城北路片区、桐南片区、桐北片区三个旧城改造项目已经启动;在城市东部南部,百胜
新区和海湾新城、桐南新城以南,将依托玉塘大道和八尺门大桥、梅澳大道和铁锵大道、内湾大道和内
湾大桥,形成三个新区,使城市进一步向东向南延伸,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福鼎市区最
亮丽的版图。
致力打造宜居宜业滨海新城,这是福鼎市委、市政府近几年来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方向。这样的
努力体现在旧城改造中,体现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体现在市政设施的不断完善中,更体现在新区规
划与建设中。
“2015年,规划城区人口发展至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3.5平方公里,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更加完善,为把福鼎建设成为海西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城市发展“
十二五”目标,全市干群同样充满信心。
以更温馨的情怀 加快建设幸福福鼎
梅湾,一个弥漫着温馨气息的新家园。
塔吊林立,机声隆隆,挖土机伸出臂膀欢快地舞动,近百名施工人员在初夏的阳光中忙忙碌碌。这
里是福鼎市梅湾新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地。
截至目前,福鼎市已相继建成镇边、苗圃、华鑫廉租房122套、经济适用房130套、公租房296套,发
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60万元。今年该市要完成各套保障性住房1420套。
保障性住房建设只是福鼎市加快改善民生、建设幸福福鼎的一个内容。近几年,该市在发展教育、
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在统筹城乡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各项
涉及民生福址的工作上不遗余力。校安工程在全市中小学全面铺开,一批新校园、新校舍相继动工、建
成、投入使用;乡镇医疗卫生院所、乡村卫生室实施标准化建设,市医院百胜新院区、市卫生监督所办公
综合楼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和乡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在添置、充实;扶贫开发扎实有效地推进……
再看一组数字。2011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9%;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参保15.6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续保率95%,居全省首位;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339套(
户)……
还有便民交通、生活环境、文化活动等诸多方面让市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的变化,享受到便利
和温馨。在桐山溪畔漫步,清溪、虹桥、绿地以及江滨文化长廊,让人身心惬意;在街巷间行走,平坦的
水泥路代替了原先坑洼失修的路面,让人不经意间享受着一丝快意……
“坚持经济指标与幸福指数同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经济发展推动着市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提升,跨越发展
因此成为福鼎全市干群的共识和激情创业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