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福鼎新闻 > 正文

福鼎:让文化成“一日三餐”

添加时间:2012/7/16 12:27:25    点击数:1402    作者:    来源:福鼎人才网

      从7月1日开始,每当夜幕降临,农民工子女广场联欢节就会在福鼎市江滨激情广场火热上演,其成员是清一色的企业员工及其子女。

  如今,像这样的文化大餐,当地百姓足不出村就可以尽情享受……

  13日晚8点,福鼎市越剧团走进前岐镇柯湾村,精彩的演出让村民们大饱眼福。

  “唱的戏我们都熟悉,听着很过瘾,能在家门口免费看专业演出,这是我们的福气。村里的娱乐生活丰富了,打麻将、看电视的人就少了。”柯湾村村民陈先栋告诉记者。

  福鼎市把“送戏下乡,文化惠民”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越剧团每年送戏下乡演出300场以上,团长吴丹萍说:“只要农村观众喜欢看我们演的戏,我们就会一直演下去!”

  解决了群众的文化温饱后,从去年开始,该市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文艺精品生产上。比如由福鼎市越剧团创作,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越剧作品《苜蓿生涯》《才女鱼玄机》分别在我省第22届、24届戏剧汇演中荣获7个大奖,太姥山快乐合唱团则多次到台湾演出。

  “我们一方面让群众感受到文化在身边,另一方面,用精品文化带动群众文化发展。”福鼎文化学者马树霞说,比如太姥山合唱团、越剧团的演出很到位,自然就会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丰富了群众文化的“一日三餐”。今年初以来,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278.7万元,完成119面乡村宣传文化墙建设,覆盖了全市42.3%的建制村。桐城街道流美社区挖掘出龙舟文化,每年举办“龙舟盛会”……

  去年以来,福鼎通过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商业融合,成就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大手笔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动工建设中国畲族文化村、探索建立太姥山艺术创作基地、引进国际田园牛庄文化创意基地等。

  距离市区3公里的莲峰山海拔不过50米,被称为福鼎的绿肺,因成功举办世界禅茶文化论坛而闻名于世,众多开发商瞄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为了保住绿水青山,福鼎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婉拒了不少大项目,成功引来厦门根深智业文创集团,投资28亿元建设“国际田园牛庄”文化创意园。该项目将于2015年全部竣工,届时年接待能力将达100万人次,到那时,福鼎人又会多一处“世内桃源”。

  一番努力后,当地的重点文化事业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前行的路上依然有不少困难,尤其是布局不合理、不科学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部分小区文化设施配套滞后,影响群众文化活动正常开展。

  专业人才缺乏则是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大障碍。虽有福鼎市越剧团等专业队伍和普法、计生、团委、妇联等20支业余队伍,但是,整体来说,专业人才仍然不足,文化创新能力欠缺,与群众需求尚有一定距离,特别是有些新节目还不太符合留守老人和孩子们的口味。(黄少鹤 通讯员 雷顺号 文/图)

记者手记

贵在常态化

  受人力、资金等限制,“文化下乡”往往是节庆期间热闹有余,平时略显冷清,没有延续性,效果不太理想。

  为此,福鼎市坚持内外联动,在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适应地方实际、群众所需、个人所长,建立经费保障、事有人干等长效机制,努力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让文化成为百姓的“一日三餐”。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后,当地不断尝试服务模式“三贴近”,以往送戏下乡是送什么看什么,现在则是群众想看什么就按“菜单”点菜。

  难能可贵的是,当地因地制宜,把这一好的做法坚持了下来,确保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常做常新,不断丰富内容形式,力戒花架子。

政策回顾>>>

设立省市两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2011年12月中共福建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艺术扶贫、文化低保工作,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经常化。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把城市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设立省市两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从今年至2016年,福鼎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扶持文化精品创作、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