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息检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闻中心
您目前浏览 > 首页 > 新闻资讯 > 鼎企风采 > 正文

言茶社|福鼎白茶交流荟•一叶九鼎

添加时间:2018/1/22 16:06:55    点击数:3054    作者:曾挺 林婵娟 李春生 郑秋芬    来源:言茶社

 

    与“一叶九鼎”的缘分,是从一杯茶开始。去年暑假,萌生了学习茶艺的念头,晃荡在“白茶街”,被街口第一家就吸引住了。进去要了口茶喝,这茶不一般!自诩喝过不少白茶,这小店的茶似乎更加用心。便请求“芳姐”让我留下做一名“暑假工”。那时候吴总还没有成名,“一叶九鼎”也少有人知。

 ▲一叶九鼎店面

    不出半年,吴总获得了<首届福鼎白茶传统工艺制茶大师冠军>。“一叶九鼎”获得了<第七届宁德茶王赛金奖>。一时间,宾客满座,代理上门。而吴总依旧不改坚持,坚持精化,钻研工艺。我也深深为他们高兴。

 

▲第七届茶王奖牌

    这次,“福鼎白茶交流荟”的成员们来到大洋山的深处拜访吴总。大洋山位于福鼎磻溪镇太姥山西麓,海拔700米以上。山脚下是桑园水库,山上是荒废已久的知青茶林,山路弯曲狭窄,人烟稀少,一年四季多是云雾缭绕,犹如世外桃源。

 

 

 桑园水库

 

  大洋山  

    经过两个小时的“过山车”,我们终于来到了一叶九鼎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山基地,吴总和他夫人早已备好“粗茶淡饭”,为我们接风。茶友围席而坐,长木桌,石砖台,小木枝,破瓦罐,补丁碗,这些破旧别致的东西成了我们的茶具。

 

 

    吴志坚,黝黑皮肤,坚毅分明的五官,从小跟着祖辈制茶,他的奶奶做的茶,村子里人人都说好,如今自己制茶已经有七八年了。他自嘲道,有他这个制茶年岁的,早已建起茶企,而他还只是一家小众茶。当初决定回深山制茶时,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搭建木地板的厂房,而他坚持茶叶不落地生产。

  

▲车间讲解

    吴师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见解,认为是对的,就要大力弘扬。这让我们茶会多了很多思想交流碰撞。  

稍作歇息后,我们开饭啦~

 

    茶林土鸭、干笋炖猪肉、紫菜肉燕汤、丝瓜炒花蛤、炒豆芽、杂烩鱼、花菜溜溜粉、家酿糯米酒,把我们这群吃货高兴坏了,到现在还念念不忘。

 

    饭后,吴总和来哥带我们参观制茶间。车间干净整洁,通风设备精良,茶青错落有致,我们在门口戴上鞋套,小心翼翼进去车间,大气都不敢出,哪怕打扰了茶叶的修行。棚内温度较高,不一会感觉自己也被“萎凋”了。而吴总制茶期全程陪同参与这些茶的变化,制茶师不仅在于制艺更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茶,每一位制茶师都值得敬佩。

 

▲新茶

    下午,吴总带着我们一行人进知青茶林游玩,来哥拿着锄头在前面开路。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这深山老林耕作。知青返城后,茶林无人管理,荒废至今,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这片茶林像是一片浓缩的“本草纲目”,有许多我们未曾见过的树种植物,还有野猪、野兔、蛇甚至娃娃鱼。经过四十多年的岁月沉淀,这片茶园,这些茶树,生于荒野之境,养于葱茏之间。

 

 知青茶林

 

    这片知青茶园在吴总对原生态理念的追求下,坚决不打农药,使得茶园的培植成本高出许多,产量却低得可怜。就连茶园通道上的杂草,他也不让使用除草剂,族人不理解,说这是路,又不是茶园。他坚决不让步,坚持人工除草。

  

▲地上密密麻麻的虫子

    如今,这片茶园与竹林相伴相生,郁郁葱葱,平均树高在2米以上,植被生长良好,山溪纵横,流水潺潺,常年云雾缭绕,生态资源丰富,在温暖湿润的空气中,茶树吸收了草木精华,大洋山上的茶青带有独特的草木竹子的鲜爽。原生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心境。一如静坐品茶,清净空明,莲心不染。

  

▲古树红豆杉

 

▲竹林

 ▲土鸭戏水

    大洋山上的花花草草品种繁多,我们高居山林不禁赞叹风景宜人,就连我们吸收的空气都很美好。曾挺都忘了山林湿热和蚊虫叮咬,一路采风,下山才发现手臂上满是蚊虫包。生活需要品味和情怀,爱茶亦如此。

 

 

 

 

    一路上,春生和庄影四处采摘,菖蒲、麦冬还有一种可以做菜的草叶,收获颇丰,还有好多未知的惊喜藏在山间。重回古山中,复得返自然。

 

▲不知名可以吃的植物

 

 ▲一路采摘

 

品茶时间

    吴总拿出2012-2017年6款不同年份的白露茶给我们品评。古人有云“春水秋香”意思是春茶的汤质内含物丰富,而秋茶的香气更高。

 

    春天由于空气湿度大,鲜叶持嫩性较好,所以水质细腻、茶汤浓厚,又由于空气湿度大,鲜叶含水量多,消水不及,所以大部分香气不够轻扬;秋天则秋高气爽,鲜叶消水顺畅,自然香气高扬,但水质不如春茶细腻。

 

    “白露茶”产量少,一般这个时节的茶都是茶人攒下供自己一年的饮用。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

 

    吴总我们从新茶品到老茶,白露茶随着岁月的转换,其滋味越加沉稳。从浅到深,花香缤纷,药香浮沉,枣香隐约,陈香醉人,各种感觉,应有尽有。

 

    吴总又拿出了一款白露茶让大家猜年份,各种年份的答案都有,看色泽这款白露茶已有六七年了,喝起来蜜韵也强,但实际年份才不到4年,为什么会这样?大家纷纷猜测制作时水分超标。

 

    吴总解释,制茶的干度是在标准内的,也放在了专门存茶间,但是封口没有束紧,造成水份偏高,转化太快,这样的茶看起来比实际年份的茶老多了,一买回去就喝是滋味充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茶就没有保存的价值。

 

    吴总不提倡这类白茶,因此这批茶他宁可亏本不卖,压在仓库自己喝。还有什么办法救这批茶吗?有,再次烘干,这样茶的水气香气就都弱了,从新开始转化,茶,一定得慢慢来。

 

    对于白茶,我们应该日久生情,需要政府规范引导,茶企自觉按标准生产,匠心独运,群策群力,容不得弄虚作假,做出破坏白茶声誉的事。

    在吴总的理念中,他追寻的一直是原生态的茶,他始终相信,好的白茶必须是天然、有机、纯净,容不得一丝杂质,让每一片茶叶都充满自然生机,只为那一杯纯净的好茶。

 

    此次大洋山之行,大家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我们爱上了大洋山,爱上了知青茶林,爱上了一叶九鼎,在回城的路上,我们顺溪而下,在唯美日落中,我们哼着小曲踏上了归途…… 

(续:倘若,您有空,可约上三五挚友,来到大洋山,寻一盞好茶……所谓世事真局促,人间有味是清欢,可以味书、味茶、味清风明月、味山川河流、味琴棋诗酒花,即使不能,还可以味心、味己、独坐轩窗静品茗,临风一啜心自省,此意莫与他人传。)

  

发表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请先 登陆注册
验证码:

福鼎人才网广告
最新评论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 常年法律顾问: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国家版权局证号:闽作登字13-2008-L-0517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闽ICP备19001154号-1